A  A  A  |      En  |  文字版本  |  網頁指南  |  聯絡我們  |  搜尋

【文匯報】香港共融藝術發展 隱憂處處

日期:2013年4月17日
報章:文匯報(A34)
按此連結原文剪報圖像(圖像出處:文匯報網站)

 

香港共融藝術發展 隱憂處處

 

共融藝術與主流藝術,藝術的內涵並沒太大分別,最大的分野在於藝術家及其表演方式。可惜在香港,另類的藝術表演甚少能獲觀眾賞識,外國鼓勵異中見趣、藝術融和,香港做來做去仍是半桶水。


本地出色的共融藝術家並不少,視覺藝術家如高楠、鄭啟文,多次奪得展能藝術節獎項;舞台方面,李昇、李軒的琴藝堪稱一絕,但還是那句,香港觀眾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


在愈來愈多藝術節目的今天,共融藝術的發展依然未見明朗,推動者每每提起,裡裡外外都散發著一籌莫展的無奈。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總幹事莫昭如在提到本地共融藝術情況時忍不住大動肝火,直斥本地藝術組織在軟硬體方面都沒有顧及殘疾人士的需要,以致在策劃活動時,經常出現有硬件沒有軟件,或有軟件欠缺硬件的情況。


擁抱不同、推廣藝術似乎遙不可及。
 

軟硬件不足
 

一個節目,少不了觀眾的參與。這裡指的不是主流觀眾參與共融藝術活動,而是殘疾人士接觸藝術的機會,殘疾人士若連接觸藝術的渠道都沒有,還談甚麼發展、推廣。無奈的是藝術工作者似乎並未將殘疾人士列入考慮範圍,以致電影院或藝術中心的殘疾人士設施十分落後。以香港藝術中心為例子,莫昭如說:「藝術中心的建築物太古老,並沒有考慮殘疾人士的需要。」藝術中心附設兩個影院,但合共只有兩個輪椅位,而即將投入運作的西九戲曲中心,也只有六個輪椅位,還要放置在最後面。在各地紛紛採用全球性設計(Universal design),產品、服務希望惠及所有人的當下,本地的無障礙設施一直原地踏步,尚未意識到與社會脫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香港、以至國際間的盛事,但遺憾的是國際電影節直至近年才開始附設中文字幕,手語傳譯則未見蹤影。「英國第三屆聾人節,政府好大方,聘請聾人擔任傳譯員。」主流觀眾透過即時傳譯,走入共融藝術領域裡,但香港,電影節至今已舉辦了三十多屆,殘疾人士始終未能走入其中。


硬件不完善也就算了,畢竟這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改變的事,但有軟件沒硬件的情況在香港屢見不鮮,叫人啼笑皆非。藝術中心的Agues b影院年前進行翻新工程,上年六月重開,設置了語音裝備,但語音裝置至今未曾使用過。「他們做了裝置,卻未準備好去使用。」
 

標籤不標籤
 

在節目方面,香港展能藝術會可說是共融活動推廣的「老大哥」,不單止支持共融藝術家的創作,更籌辦各類活動,提拔新人。「藝無疆」是眾多活動中最矚目的項目,也是目前為止,本地唯一選拔新晉共融藝術家的活動。香港展能藝術會執行總監譚美卿表示,希望透過活動,加強觀眾與藝術家的互動關係,讓大家知道共融藝術家不是只有殘疾這個標籤,他們有不同的才華。


推廣非主流活動並不容易,尤其在固有的標籤下,要把觀眾拉進來更是難上加難。展能藝術會採取的方針是找伙伴(partnership),與樂團、舞蹈團,甚至國外藝術組織合作,將共融藝術重新包裝,帶到主流觀眾眼前,如早前與Theatre Noir合作的《莎翁的情書》、與人民故事劇團合辦的《拾.遺》,皆附設口述影像、字幕及劇場視形傳譯。「與partner一起合作是其中一個方法,希望其他團體也有這樣的視野,了解和去發展新的觀眾,試著去做,如果大家認同一個理念去做,事情會比較簡單。」


整體來說,這些劇目的演出是成功的,但到底有多少主流觀眾參與其中,並且透過節目對共融藝術產生興趣則是一個問號。其實在策劃共融活動時,必須解決幾個問題:找適合的場地,要有好的宣傳,參與其中的職員要有熱情,最重要的是控制品質。這又牽涉到資金問題,到底一個節目可以動用的資源有多少?「展能藝術會在香港做了二十多年,專做展能藝術,但也一直有這個問題:project-based。一個節目做完了,下一步我們應該怎樣去維持?」譚美卿說:「其實整體的環境並不理想,但現實就是這樣,我們一直去爭取、去挑戰。」


共融藝術始終被切割於主流藝術之外,然而如果拋開標籤,只著眼於藝術家的作品的話,往往會看到拼圖失落的一角。「我們常聽到的回應是意外,因為觀眾看到一些平常在主流藝術活動裡較少看見的東西,我們呈現出藝術家一些很好、但在主流空間裡未必找到的表演。」


目前來說,共融藝術發展還是樂觀的,至少每年「藝無疆」活動十分熱絡,「伙伴式」的合作也把非主流的創作引入主流圈裡,而藝術家在國際展能節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如果在執行上可以做到有策略地讓殘疾人士作為觀眾或藝術家去參與活動,提升軟硬件配套,在相同的理念下一起追求變化的話,或許,一切都會好起來。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